4月21日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,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《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》的有关情况,其中明确指出:“发展游戏出海业务,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、发行、海外运营的产业链条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早在4月11号商务部印发《关于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》的通知中,就曾提到过上述政策。
“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任务清单”的第10条和第11条分别提到“统筹电信与游戏产业发展,支持开展国产网络游戏属地管理试点”和“发展游戏出海业务,拓展应用场景,布局从IP打造到游戏制作、发行、海外运营的产业链条”。
国家将大力发展游戏出海
在当前的游戏行业出海浪潮中,腾讯、网易、米哈游等众多知名游戏企业早已积极布局海外市场,并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,不断扩大市场份额。
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收入在2024年达到185.57亿美元,同比增长13.39%,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的下滑趋势。
其中,移动游戏占主导地位,策略类、射击类和角色扮演类为收入前三的品类,占比分别为41.38%、10.40%和10.37%。《PUBG Mobile》《原神》《Whiteout Survival》等头部产品长期占据全球收入榜单前列,腾讯、网易、米哈游等厂商成为主要贡献者。
文化输出与“软实力”提升
更为重要的是,在各国货物贸易摩擦加剧的当下,游戏作为服务贸易的一员,其柔性的身段更容易被其它国家所接受和认可。同时,游戏还是文化输出的重要新型载体。
如《原神》通过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(如璃月地区的古建筑与戏曲音乐),在全球玩家中引发文化共鸣;
《黑神话:悟空》以《西游记》为内核,突破国产3A游戏空白,成为中国文化符号的国际表达,斩获国际奖项并创下销量纪录,被视为现象级文化输出案例。
网易《大话西游》、三七互娱《Puzzles&Survival》等产品通过融合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,形成差异化竞争力。
这种“软实力”输出,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,与不久前《求是》杂志所倡导的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基调不谋而合。
未来变革方向
在政策驱动下的游戏出海将迎来三大变革方向。
第一,技术壁垒重塑产业格局,AI 大模型、云原生引擎等技术的普及,使具备 “AI 原生” 能力的企业在开发效率、本地化适配上占据绝对优势,传统依赖人力的开发模式面临淘汰压力;
第二,合规能力成为核心资产,随着全球数据监管趋严,企业需构建覆盖技术、法律、本地化运营的 “全球合规中台”,实时应对 137 个国家的法规变化,合规成本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;
第三,文化价值引领产业升级,“游戏 + 文旅” 融合试点如浙江 “跟着游戏去旅行” 项目,将《剑网 3》虚拟场景与现实景点联动,带动入境游增长 25%,预示游戏正从娱乐产品升级为文化传播的基础设施。
商务部新政的出台,标志着游戏出海从 “市场选择” 上升为 “国家战略”。在政策赋能下,中国游戏产业正从 “流量红利” 转向 “技术红利”,从 “产品输出” 升级为 “规则输出”。
当《黑神话:悟空》在全球掀起 “东方美学” 热潮,当《原神》用开放世界重构游戏叙事,中国游戏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全球化叙事。
这场变革不仅关乎商业成功,更关乎文化自信的重塑 —— 在数据主权与技术霸权的博弈中,游戏或许将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载体。
